室内温度一年四季保持在18℃-24℃,房间全年有新鲜空气,不潮湿,无霉菌;
耗仅为普通节能建筑的1/10-1/4,若折算成国内标准,建筑节能率约为92%;
以北方采暖地区估算,可以在2050年时累计节省34亿吨标煤,并将每年采暖能耗增量控制在100万吨以内;
冬季的长江流域,“屋外比屋内暖和”将不再出现,南方的供暖问题将会得到有效解决。
……
这一切都得益于一种新工艺、新建筑——被动房。7月19日,全国首个钢结构装配式超低能耗绿色被动房——一公司山东建筑大学综合实验楼项目完成了结构封顶,这也标志着被动房初步建成。
山东建筑大学党委书记王崇杰、校长靳奉祥、副校长范存礼,一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董文祥,副总经理刘明及中建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叶浩文等出席了封顶仪式。仪式上,王崇杰郑重宣布封顶仪式正式开始,各位出席领导共同挥锹,为结构装上了最后一斗混凝土。随着混凝土浇筑完成,山东建筑大学综合实验楼顺利完成结构封顶。
一公司山东建筑大学教学实验综合楼工程,主楼地上六层,建筑高度为24米,独立基础,钢框架结构,主要为实验室和研究室;合堂教室地上二层,建筑高度为13.4米,独立基础、框架结构,主要用于大会议室和90人合堂教室。该工程为国内第一个钢结构装配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结构形式为钢框架结构体系,用钢量约为900吨。
“被动房”是国外倡导的一种全新节能建筑概念,起源于上世纪80 年代的德国低能耗建筑,是指采用各种节能技术构造最佳的建筑围护结构和室内环境,极大限度地提高建筑保温隔热性能和气密性,使建筑物对采暖和制冷需求降到最低。值得一提的是,“被动房”是各种技术产品的集大成者——通过高隔热隔音、密封性强的建筑外墙和可再生能源等材料和工艺,使所有消耗的一次能源总和不超过120千瓦·小时/(平米.年)。
一公司山东建筑大学综合实验楼不止是“被动房”,这一建筑在被动房的基础上又创新加入了“钢结构”+“装配式”。一方面,“钢结构”本身具有自重轻、强度高、施工快捷、管线布置方便、施工环境污染少的优点。另一方面,“装配式”施工在保证了构件的质量,施工操作方便快捷,可缩短施工工期,并有效减少了周转料具、人工、材料成本的支出。由此,“钢结构”与“被动房”和“装配式”的创新性结合,真正全方面实现了建筑的低污染、低成本、低能耗——该项目建成后,将节省能耗、成本等近80万元。
钢结构装配式超低能耗绿色被动房极具推广意义。一方面,被动式节能建筑改变传统建筑业发展模式,遵循当地建筑气候环境,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尽量减少甚至不使用传统的建筑材料化石能源,使“零能耗”建筑的建造成为可能。另一方面,被动式建筑将拉动一系列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据德国联邦经济部日前公布的最新统计数据,德国对可再生能源利用进行政策优惠、经济补助的方法,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为德国提供了近28万个工作岗位,比上一年增加了10%,这对我国也具有借鉴意义。再者,被动式建筑追求形式追随气候,重新构建人、建筑、气候之间的关系,实现自然通风、采光,降低噪音污染、光污染、空气污染,注重周围生态环境改善,是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代表了建筑未来发展的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