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开幕式在中建八局郑州奥林匹克体育中心的体育场举行。为迎接盛会,局各级领导多次深入项目现场指导工作,并组织召开保障誓师大会,完善场馆保障机制,确保各项工作精益求精。 郑州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以体育场、体育馆、游泳馆三大建筑为主,项目总建筑面积58.4万平方米,包括6万座体育场、1.6万座体育馆、3000座游泳馆以及商业区,是全国唯一通过地下通道全部联通的“一场两馆”。工程取“天地之中 黄河天水”的规划理念,体育场、体育馆、游泳馆如黄河中的三座石岛,周围恰似黄河水一般盘旋,整座建筑方圆中正,坚实厚重,彰显着郑州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站在郑州奥体中心体育场抬头望向内罩棚,钢索与钢梁交错结合,复杂而精致的索承体系极具力学结构之美,工程罩棚设计最大跨径311米,最大悬挑54.1米,内侧罩棚为全球最大跨径、最大悬挑的大开口车幅式索承网格结构。2018年度,项目荣获国内钢结构最高奖——中国建筑工程钢结构金奖,BIM应用荣获“2018全球工程建设业卓越BIM大赛”全球第三、中国第二的好成绩,2019年度,更是获评建筑领域的质量技术大赛最高级技术成果(QIC-V级)。 在完成场馆建设任务后,中建八局建设者迅速投入到会场保障及志愿服务的工作中,倾情助力民族运动会顺利召开。第一时间召开彩排前项目保障大会,总结经验的同时也为彩排进行分工,带领相应人员熟悉岗位及工作内容,志愿者们或擦拭座椅,布置会场外景观环境……以此确保各项保障工作顺利开展,高质量完成场馆使用任务。 根据专业范围,400余人的志愿团队划分为7个专业设备保障小组、1个架空石材保障小组和1个十典九章志愿者团队,在会前深入场馆进行巡查,排查安全隐患,保障设备运行。


|